英國在全世界各國中僅是一個面積很小、人口很少的國家,但是,這個小小的島國卻曾統(tǒng)治了當時占世界陸地面積四分之一的土地及占世界總人口的四分之一的人民,建立了人類歷史上橫跨歐洲、美洲、非洲和大洋洲的日不落帝國。這一切,要源于1805年10月21日,法國與英國之間發(fā)生的世界海戰(zhàn)史上最著名的特拉法爾加海戰(zhàn)(圖1)。
圖1▲特拉法爾加海戰(zhàn)
特拉法爾加海戰(zhàn)的重要性
這場海戰(zhàn)的一方是橫掃歐洲的拿破侖麾下的法國和西班牙聯合艦隊,另一方是英國艦隊。
海戰(zhàn)的結局對英法兩方都是至關重要的。
如果拿破侖取勝,法國軍隊將越過英吉利海峽,踏平英倫三島。
如果英國取勝,則不僅拿破侖再也不敢覬覦英國,而且英國從此將控制海上的霸權。
當時,法西聯合艦隊參戰(zhàn)的戰(zhàn)列艦33艘,火炮2626門,官兵21580人。英國艦隊有27艘戰(zhàn)列艦,火炮2148門,官兵16820人。
無論是戰(zhàn)艦、火炮,還是海軍官兵的數量,英國艦隊都處于劣勢。
然而,海戰(zhàn)的結果卻是,英國海軍在艦隊司令納爾遜海軍中將的指揮下大獲全勝。法西聯合艦隊的33艘戰(zhàn)列艦中,1艘被擊沉,20余艘被俘,其余艦只逃亡。陣亡2218人,1155人受傷, 4000人被俘,就連聯合艦隊司令維爾諾夫中將也被俘,西班牙主將格雷維納中將重傷后死。
在整個海戰(zhàn)中,英國艦隊盡管戰(zhàn)死449人、傷1246人,但卻無一艦損失。
特拉法爾加海戰(zhàn)使法國海軍精銳盡喪,拿破侖征服英國的夢想被完全被擊碎了。此后,英國利用其海上霸權迅速擴張,最終將英國一躍成為世界第一強國。
為了紀念這場海戰(zhàn),2005年英國舉行了特拉法爾加海戰(zhàn)200周年的持續(xù)數月的系列紀念活動。“6月28日,來自35個國家的167艘戰(zhàn)艦只聚集在英格蘭南部樸次茅斯海域,重演當年的海戰(zhàn)。出席慶典的還有59個國家的海軍長官。從艦隊數量上說,這是有史以來最大規(guī)模的國際海軍集會。在當天的海戰(zhàn)表演上,豪華的土耳其高桅橫帆船充當了重要的角色。英女王也親臨此次‘海戰(zhàn)’,并參觀‘無敵’號航母。組織者通過煙火、燈光和特技重現一場壯觀的戰(zhàn)役。”(2005年06月30日《重慶時報》沈莉)
英國海軍戰(zhàn)艦以橡木建造
這場海戰(zhàn)英國取勝的原因,歷代軍事家們早已作了詳盡的分析。一般都歸結為法軍指揮的失誤和納爾遜的英明和堅毅,但似乎都與橡樹無關。
讓我們來看看英國到底是如何建造軍艦的吧!
英國的軍艦采用橡木制造由來已久。橡木材質堅硬,不易點燃,是建造軍艦的上等材料。早在17世紀的英王查理一世時,英國的“海上主權”號戰(zhàn)艦,便采用橡木制造,當時建造艦艇所需的橡木甚至需要到640公里以外的英格蘭最北部一郡的森林中采伐。
納爾遜的旗艦勝利號(HMS Victory,圖2)是用樹齡100年至120年的橡樹制造的,這些橡樹在采伐以后必須在干燥通風的環(huán)境下放置14年才能被用于建造軍艦。選用100年以上的橡樹是為了使建造軍艦的材料具有更大的強度和更高的硬度,而超過120年的橡樹則被認為容易產生腐朽和空洞,不適宜用來建造軍艦。這些被伐下來的樹木進行時效處理的目的是為了保證橡木不開裂、不變形,并具有尺寸的穩(wěn)定性。
圖2▲1884年的勝利號
建造勝利號一共用了5000棵這樣的橡樹的木材(圖3、4),1759年開始建造,整個建造過程耗時19年。
圖3、4▲勝利號使用的橡木
勝利號總長92米,船體長60.3米,排水量2162噸,艦上裝有104門火炮,全艦官兵850人。一次可連續(xù)行駛六個月。勝利號橫渡大西洋只需要24天的時間。
“勝利號戰(zhàn)列艦就象一座高聳出水面的木質建筑,裝飾華麗的船艉部排列著三層鑲金邊的舷窗,看上去猶如一座浮在海上的宮殿。” (美國惠普爾《英法海戰(zhàn)》)勝利號上為艦隊司令修建的餐廳“擺設著紅木制作的桌椅、寬大的沙發(fā)、盛滿水果的銀盤、精致的瓷痰盂。”(同上)
到1765年5月7日下水的時候,勝利號戰(zhàn)列艦已經花掉了63,176英鎊,其造價相當于當時英國政府年預算的二十分之一。
勝利號1778年開始服役,57年以后,即1835年才退出現役,隨即成為樸茨茅斯軍港司令的工作船。
又過了87年,即1922年,勝利號開始則作為歷史文物供人們參觀,至今仍停泊在英國的樸次茅斯港,成為忠誠、勇敢和恪盡職守的永恒象征。
即使以今人的眼光來看,勝利號仍不愧為人類木質造船史上的不朽之作(圖5)。
圖5▲現在的勝利號
納爾遜艦隊的其他艦只的建造也無不精益求精。納爾遜艦隊的另一艘配備了74門火炮的戰(zhàn)艦——柏勒羅豐號(Bellerophon)戰(zhàn)艦,在建造過程中至少消耗了3000棵80~120年樹齡的橡樹。該艦歷時四年完成。
英國軍艦的選材用料一律采用堅硬的橡木,且在建造過程中一絲不茍,最終使英國擁有了一支堅不可摧的海上武裝力量。這就是英國海軍戰(zhàn)勝法西聯合艦隊的一個重要原因。
在整個海戰(zhàn)中,英國艦隊盡管戰(zhàn)死449人、傷1214人,卻無一艦損失。此外,在海戰(zhàn)結束的當天夜里,海上風暴大作,一連就是四天。法西聯軍被俘的戰(zhàn)艦中又因此沉沒了8艘,英艦則在風暴中完整無損。
風暴對艦只的考驗是不分勝利者和戰(zhàn)敗者的。所以有這樣的結果,原因只有一個,那就是,用橡木建造的英國艦艇的質量要遠遠高于敵艦。
在當時的條件下,艦只是否堅固,是否經得起碰撞,經得起風浪,對于海戰(zhàn)的勝利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這一切,當之無愧的要歸功于英國的橡樹。
可以說,沒有橡樹,便沒有大英帝國。
法國軍艦是如何建造的
法國人對橡木的認識與英國人明顯不同。橡木的密度大,由此造成了艦體自重過大,艦載量減少,而且影響了軍艦航行的速度和靈活性。此外橡木不易加工,若處理不當又容易變形,往往需要長時間的時效處理。凡此種種,使得法國人在建造軍艦時不可能重視橡木的使用。
法國海軍的主要目的,不是像英國一樣,擊沉對方艦船,而是殺傷敵艦上的有生力量和破壞敵方艦船上行駛所需的機械裝置,如桅桿、索具和舵輪,使敵艦喪失作戰(zhàn)能力和航行能力。法國人知道,戰(zhàn)艦的炮火很難摧毀用橡木制造的英國戰(zhàn)艦。在實踐上,法國軍艦一般不與英國軍艦展開面對面的炮戰(zhàn),他們往往采取打了就跑的戰(zhàn)術。因此,法國軍艦在設計上要求速度快,機動性強。這樣,他們在建造軍艦時,便很難把橡木作為必選材料。
此外,由于法國的重點是在歐洲大陸上爭霸,維持龐大的常備陸軍便成為國家的重中之重,海軍能得到的資源則非常有限。法國海軍的武器及各種儲備物資常常被陸軍征用,海軍只好隨便搜羅些材料將軍艦稍加修理,湊合著使用。法艦上所使用的木材、帆布和鐵也多為劣等質量。由于法國海軍在海上與英國連年征戰(zhàn),沒有得到應有的補充,到1801年,只剩下39艘戰(zhàn)列艦和35艘巡航艦,而且其中有一部分還不能參加戰(zhàn)斗。
在這種情況下,拿破侖向英國提出了媾和建議。此時英國人對戰(zhàn)爭也已經十分厭倦了,于是英國便在1802年3月25日與法國簽訂了亞眠和約。
但這種和平只維持了一年零兩個月,1803年5月,英法兩國重新開戰(zhàn)。拿破侖明白,只有徹底打敗英國,法國才可高枕無憂。因此,必須建立一支強大的,足以能夠與英國海軍抗衡的法國海軍。“為了趕在歐洲大陸封建國家聯合向法國進攻之前戰(zhàn)勝英國,拿破侖開始了上臺后的最緊張的、規(guī)模最大的對英戰(zhàn)爭準備。他在法國西部海岸布倫港建立了龐大的軍營,幾萬工人集中在那里,夜以繼日地建造新軍艦、運輸船、駁船以及橫渡英吉利海峽所需的一切。”(德國 埃米爾·路德維?!赌闷苼鰝鳌罚┑?805年,法國已有戰(zhàn)列艦103艘、巡洋艦55艘。
由此可知,法國海軍的軍艦,大多是特拉法爾加海戰(zhàn)前由工人夜以繼日趕造出來的。當時建造軍艦的材料主要是木材,木材的采伐、運輸、干燥、時效處理是需要很長時間的。法國在這么短時間內,建造那么多的軍艦,可以想見,法國人在選用材種、加工工藝和制作質量方面,便很像英國人那樣做到精益求精了。
納爾遜為人
納爾遜這個人也很有意思。他在指揮特拉法爾加海戰(zhàn)時,是一個典型的殘疾人。
納爾遜在1794年初對抗法軍的科西嘉島戰(zhàn)役中永遠失去的右眼,在1797年對抗西班牙人的特納里夫圣克魯斯的戰(zhàn)役中永遠失去的右臂,在1798年阿布基爾海戰(zhàn)(尼羅河戰(zhàn)役)中被流彈擊中頭部。
就體質而言,他也是英國艦隊中身體最弱的一位將領。他身高僅1.66米,體重不到59公斤,與其說是一員叱咤風云的虎將,不如說是一位弱不禁風、面帶羞澀的姑娘(圖6)。
圖6▲納爾遜像
他在加勒比海地區(qū)服役時,患了瘧疾,由此導致了周期性地發(fā)燒。他經常不停地咳嗽;神經衰弱使得他徹夜難眠;食欲不振又造成了他氣虛體弱。而且,最糟糕的是,作為海軍將領,他還常常暈船!
在一次海戰(zhàn)中,納爾遜頭部中彈,被他的旗艦艦長扶進傷員艙,正在手術臺旁給傷員作手術的軍醫(yī)見納爾遜負了傷,急忙迎上來,納爾遜卻鎮(zhèn)定地揮手,示意軍醫(yī)走開,說他要按順序等候。
納爾遜之死
特拉法爾加海戰(zhàn)雖然取得了勝利,但是作為英軍統(tǒng)帥的納爾遜在得知海戰(zhàn)已經取得勝利的時刻永遠地閉上了雙眼。
納爾遜知道這場海戰(zhàn)是一場殘酷的屠殺,他在上戰(zhàn)場以前,便與自己親愛的女兒訣別。海戰(zhàn)開始后,他穿上耀眼的海軍中將制服(圖7),胸前佩戴碩大的勛章站在后甲板上。勝利號的隨艦醫(yī)生提醒他的秘書說,這可能會惹麻煩,但他的秘書不敢去說。一直到敵艦向勝利號開炮,勝利號的艦長才提醒納爾遜,是他的胸前佩戴的勛章暴露了目標。但納爾遜卻很輕松地說:“現在換大衣已經來不及了。”
圖7▲納爾遜的軍服
與往常大不相同的是,這一次海戰(zhàn),納爾遜雖然冠帶出場,但卻沒有戴佩劍。此前的海戰(zhàn),納爾遜甚至親自帶兵,跳上敵艦,與敵肉搏。
這一切說明,他是抱定了一死的決心的,海軍將領應當戰(zhàn)死在他的后甲板上。
在海戰(zhàn)最激烈的時刻,勝利號被法艦死死的纏住,一度法艦的水兵甚至登上了勝利號。納爾遜冒著槍林彈雨,始終站在后甲板上指揮戰(zhàn)斗,不幸被法艦的狙擊手射中脊柱,他倒在甲板上(圖8),血流如注,但仍然繼續(xù)指揮戰(zhàn)斗,直至犧牲。
圖8▲納爾遜被擊中在勝利號后甲板上
為了能使納爾遜的遺體能夠毫發(fā)無損地運回英國本土,不至腐爛,英國海軍將他的遺體浸泡在威士忌酒里,由此,威士忌酒也就名揚世界。
勝利號在海戰(zhàn)中的表現
特拉法爾加戰(zhàn)役打響之后,納爾遜乘旗艦勝利號,率先沖入列成縱隊的法西聯合艦隊。這意味著所有敵艦均可利用其艦側火炮向其開炮,而勝利號設在艦側的火炮卻不能發(fā)揮作用,這等于犯了海軍作戰(zhàn)的大忌。納爾遜之所以敢于采取這樣的冒險戰(zhàn)術,有賴于他自己的出其不意的大智慧、大勇氣,還有賴于對以橡木制作的堅不可摧的勝利號的自信。
勝利號在接敵機動的過程中,為了節(jié)省彈藥,40分鐘沒有開炮還擊,任憑敵艦炮擊。但是,勝利號仍然如利劍一般,直刺聯合艦隊的中軍。
在行進過程中,納爾遜敏銳地發(fā)現了聯合艦隊旗艦布欣陶列號。“擒賊先擒王”,勝利號在采用了迷惑敵人的戰(zhàn)術后,突然直奔布欣陶列號,這時納爾遜才下令開炮。勝利號的巨型短炮和雙彈丸炮同時齊射,直接射進布欣陶列號艉舷窗,使該艦遭到了嚴重的損傷。后面跟上來的英艦配合勝利號又對布欣陶列號猛烈炮擊,最終使該艦火炮全部被摧毀了,完全喪失戰(zhàn)斗力。聯合艦隊司令維爾納夫只得下令向英艦投降。
傷痕累累的勝利號
在這次海戰(zhàn)中,勝利號也被打的傷痕累累。
勝利號在率先沖入敵陣時,從敵艦射出的炮彈擊中了主桅帆,又打斷了軍艦的后桅和翼帆,還擊中了舵輪。以致不得不將40名水兵被派到甲板下面,根據后甲板傳下去的口令操縱舵柄。
在與敵艦短兵相接的過程中,勝利號甚至與敵艦舷與舷靠在一起,互相展開激烈的炮戰(zhàn)。法艦上的水兵將兩百多顆手榴彈投向勝利號,以致甲板上躺滿了尸體和傷兵。敵艦上射出看炮彈引起的大火使勝利號的甲板被燒得隆起來,艦舷變了形。除了遭受英艦的攻擊外,當時全世界最大的和載炮數量最多的戰(zhàn)列艦——西班牙的“至圣三位一體”號也對勝利號宣泄了大量炮彈。凡此種種,使得勝利號嚴重受損,失去了航行能力。
特拉法爾加海戰(zhàn)后,勝利號只得被英艦拖到英國占領為殖民地的直布羅陀進行的修理,戰(zhàn)死的納爾遜中將的遺骸一直停放在勝利號上,直到勝利號修好之后,才和勝利號一起返回到英格蘭。
紳士之戰(zhàn)
特拉法爾加海也是一場紳士之戰(zhàn)。
重創(chuàng)勝利號的西班牙的圣特立尼達號戰(zhàn)列艦,被英國6艘軍艦輪番攻擊,其艦上的國旗被打落了。英艦以為圣特立尼達號降旗投降了,立即停止了炮擊。于是,一名英國海軍軍官被派去受降。當他登艦后發(fā)現艦長和另外兩名高級軍官已經受傷,但另一名軍官很有禮貌地通知他,圣特立尼達號尚未放棄戰(zhàn)斗。西班牙人按照禮節(jié)將英國軍官送回小艇,直到他安全返回到所在軍艦后,圣特立尼達號的炮手才開始射擊,西班牙人直至完全喪失戰(zhàn)斗力后才最終投降。
聯合艦隊的司令維爾諾夫被俘后受到了禮遇,他還作為貴賓受邀參加了在倫敦為納爾遜舉行的葬禮。
那位與勝利號死纏爛打并一度指揮自己的水兵攻上勝利號甲板的戰(zhàn)艦艦長和射殺納爾遜的狙擊手后來都被英國海軍俘虜了,但他們又被安全地送回法國,這些法國英雄還受到了拿破侖的接見和表彰。
納爾遜的榮耀
納爾遜因特拉法爾加海戰(zhàn)成為英國歷史上最著名的英雄。為了表示對在海戰(zhàn)中犧牲的納爾遜的哀悼,所有海軍士兵一律在帽子后面綴上兩根黑色飄帶。
后來這一海軍軍帽的制式為全世界的海軍所接受,我國也是一樣。文革期間,有人提出我國海軍不應當向帝國主義分子志哀,曾取掉飄帶(圖9),但文革以后又恢復(圖10)。
圖9▲74海軍服無飄帶-圖片來源洪哥警影的博客
圖10▲88式海軍帽-圖片來源洪哥警影的博客
當聽到納爾遜的死訊后,拿破侖當即命令在每艘法國的軍艦上都掛上納爾遜的畫像,把他作為法軍學習的榜樣。
納爾遜的死震動了整個英國,人們都沉浸在一片悲哀之中,就連一向不滿納爾遜私生活而對他表示冷淡的國王喬治三世也不由地流下了眼淚。
納爾遜的遺體被運回英國以后,他的遺體被放入當年尼羅河戰(zhàn)役中被納爾遜擊沉并焚毀的法軍旗艦“東方號”的木材制成的木棺,最終被安放于倫敦圣保羅大教堂的地下石棺之中。英國政府為其舉行了隆重的葬禮。
現英國重要的城市、重要的場所都建有納爾遜雕像。倫敦最著名的廣場便是為紀念那場著名海戰(zhàn)而建立的特拉法爾加廣場(圖11),廣場中央聳立著高達55米的納爾遜柱,納爾遜將軍的雕像便立在柱的頂端(圖12)。納爾遜柱的臺座是用法國軍艦的大炮鑄成的。
圖11▲特拉法爾加廣場
圖12▲納爾遜雕像
特拉法爾加廣場的全英國最大的廣場,現已成為人們慶祝新年的好去處。
英國的橡樹
英國需要橡木,但橡木從哪里來呢?從歐洲大陸進口幾乎是不可能的。在整個英國的發(fā)展時期,英國長期與歐洲列強交惡,因為前者的發(fā)展是對后者的威脅。在那個時代,橡木始終作為戰(zhàn)略物資,禁止向英國出口。
當時,歐洲各國對橡木都十分珍愛,如瑞典就規(guī)定,凡是厚實的橡木,均為國王的財產。所以,也不能指望歐洲大陸以外的國家對英國提供橡木。
因此,對橡木而言,英國別無出路,只有自己種。
但是,英國是一個島國,如果沒有更充分的理由,農民不會拿出更多的土地用來種植橡樹。此外,橡樹的生長周期長,投資回收期也長,因此,農民幾乎完全沒有種植橡樹的積極性。在這種情況下,沒有政府的主導,英國就不可能大力開展橡樹的種植,也就不能建立自己的戰(zhàn)略物資——橡木的儲備。
因此,英國對橡樹的種植一直都十分重視。早在1503年,蘇格蘭議會就通過了鼓勵種植包括橡樹在內的植樹法。
作為海軍將領的納爾遜本人深知橡樹對海軍的重要,他是政府種植與保護橡樹政策的最堅定的鼓吹手。他曾到橡樹種植區(qū)考察,并親自向國會寫信要求重視橡樹的資源培育和保護。
納爾遜的副帥科林伍德(Colingwood)——在海戰(zhàn)中由于納爾遜本人身負重傷最終死亡,他接替納爾遜指揮海戰(zhàn)——更是身體力行的大力種植橡樹的實踐者。只要艦船一靠岸,他便帶上盛滿橡子的布袋,布袋的一頭栓在自己的腰間,另一頭用剪子剪個橡子可以漏出來的小口,走到哪里,便把橡樹的種子播撒到哪里。
近年來,英國政府大力提倡種植以橡樹為主的硬闊葉樹。英國一民間組織,計劃在全英范圍內,征集27塊林地,每一塊林地均以納爾遜艦隊27艘艦船中的一艘艦名命名,專門種植以橡樹為主的硬闊葉樹。種植橡樹不僅可以使英國在經濟和環(huán)境上受益,還可以弘揚英國的文化,真可謂一舉多得。
(本文部分資料來源于英國蘇格蘭林業(yè)委員會)
我也說兩句 |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fā)布的原創(chuàng)作品,版權歸發(fā)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fā)布的轉載作品,由發(fā)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guī),無商業(yè)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fā)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guī)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