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聰明才智繪就海島綠化新藍圖
——訪“全國防沙治沙先進個人”陳啟賢
在福建東山島,環(huán)繞著140多公里濃密的防護林帶,猶如一道綠色長城,護佑著沿岸的農田村莊。數(shù)年前更新的防護林帶,除了木麻黃,還有其他綠化樹種,林分結構和品位更豐富,實現(xiàn)物種多樣化和生態(tài)“高顏值”,防護林帶變成百花競放、繁花似錦、多姿多彩的綠化觀賞帶。
海島防護林帶建設、更新、優(yōu)化,東山縣自然資源局林業(yè)技術員陳啟賢付出了大量心血與智慧。
東山縣前縣委書記谷文昌是他心中的楷模。習近平總書記曾多次提及谷文昌,稱贊他是“縣委書記的好榜樣”“在老百姓心中樹起了一座不朽的豐碑”。陳啟賢堅持學習谷文昌先進事跡,立志于改善海島生態(tài),37年如一日造林護樹,為海島林業(yè)科學發(fā)展作貢獻,曾先后榮獲“福建省沿海防護體系建設先進個人”“福建省五一勞動獎章”“全國綠化獎章”“全省造林綠化工作先進個人”等榮譽,2023年又被授予“全國防沙治沙先進個人”榮譽稱號。
扎根林業(yè) 從小立下“護林愿”
今年農歷春節(jié)上班后,筆者慕名前往東山縣自然資源局采訪,卻找不著陳啟賢。
“老陳一大早就趕去海灣風口查看樹苗了。”他的同事對筆者說道。筆者隨后趕到陳城鎮(zhèn)山口村海灣風口地段。只見浪濤伴隨著陣陣寒風涌向海岸,陳啟賢正在指導林業(yè)員用塑料網加固“防護墻”。
“你看,這是去年夏天‘退養(yǎng)還林’種的樹苗,已長高了不少。如果冬季沒有采取加強防護措施,樹苗就會被凍傷凍死?!标悊①t對林業(yè)員說。
“看到木麻黃,想起谷文昌。造林植樹是防沙治沙的法寶,這是當年谷書記的成功經驗。”坐在綠蔭樹下,提起獲得的榮譽,陳啟賢表示:“護林是我作為林業(yè)干部義不容辭的責任,也是我從小向往的‘綠色之夢’?!?/p>
陳啟賢說,他出身于樟塘鎮(zhèn)湖尾村一個貧苦的農民家庭。記得小時候,爺爺奶奶經常對他講述家鄉(xiāng)過去流傳的一首民謠:沙灘一片光溜溜,風沙無情田屋休,作物有種多無收,百姓生活苦又愁。爺爺奶奶還對他講了好多谷文昌帶領村民植樹、改變生態(tài)環(huán)境的故事。
上學時,學校每年都組織他們到海邊綠樹下,聆聽谷文昌蹲點湖尾村指導造林防治沙害、建設湖尾地下水庫、造福人民的事跡。正是這些故事,激發(fā)了他為造林防沙奮斗終身的正能量。
1983年高考,陳啟賢填報的第一志愿就是福建林學院林學系。在林學院讀書期間,由于表現(xiàn)突出,他光榮地加入了中國共產黨。1987年畢業(yè)后,他回到東山島,被分配到西埔鎮(zhèn)從事林業(yè)工作,從此與樹木結下了不解之緣。
從縣林業(yè)局到縣農林水利局、再到縣自然資源局,從科員到主任科員,雖然單位名稱、職務在變,但陳啟賢愛林護樹的心不變。他堅持37年如一日,一心撲在林業(yè)工作上。其間,他沿著當年谷文昌的足跡,踏遍了全縣100多個村莊、400多座山頭和10多個海灣,為加快林業(yè)發(fā)展、防沙治沙、建設宜居宜游富美新東山勤奮工作。
出謀獻策 筑牢海島“生命線”
東山島環(huán)繞著140多公里濃密的防護林帶。它們猶如一道綠色長城,保護著沿岸的農田村莊。
站在樟塘鎮(zhèn)南埔村外海邊地木麻黃樹下,陳啟賢興奮地說:“這是5年前更新的木麻黃,長勢很好。”
這些年,針對林木老化的狀況,陳啟賢充分發(fā)揮自己的技術專長,在調查研究的基礎上,經過多方科學論證,提出著眼生態(tài),將防護風沙、景觀等功能相融合的建議,為多功能、多層次的沿海防護林建設制定實施方案,為縣委、縣政府提供科學的決策依據(jù)。此外,他還多次參與編制全島綠地規(guī)劃和林業(yè)利用規(guī)劃設計,用聰明和才智為海島綠化繪就新藍圖。
“木麻黃的樹齡也就幾十年,如今60年過去了,第一、二代木麻黃早已進入衰老期,因此近幾年來東山加快更新步伐?!标悊①t說,由于處在風口上,更新改造難度很大。于是,他提出在不砍樹的前提下,在林帶內套種新苗,選擇種植抗風性較強的樹種;在內陸帶,則種植一些生長速度比較快的樹種。對新種植的樹苗,采用“大穴、大苗、大客土、大基肥”的種植方法,并強化造林后期管護措施,埋設自來水管和噴灌設備,同時搭建防護林風障,確保幼林順利過冬。
縣里采納了他的建議,從而突破了風口造林瓶頸。經過更新改造,現(xiàn)在整片防護林長勢非常好,樹干比碗口還粗了。
近幾年,東山縣更加注重科學優(yōu)化林分結構,突破了樹種單一瓶頸。陳啟賢介紹,以前,沿海防護林樹種基本是單一的木麻黃,由于種植時間較長、立地條件退化,在樹種選擇上面臨困難。
為解決這一問題,他在長20多公里的馬鑾灣、金鑾灣、烏礁灣及部分斷帶地區(qū),創(chuàng)新“木麻黃 綠化樹種”改造模式,更新改造沿海防護林2500多畝,構筑了沿海第一道綠色屏障。這既優(yōu)化了林分結構和品位,又實現(xiàn)物種多樣化,守護生態(tài)“高顏值”。
如今,海灣防護林帶變成百花競放、繁花似錦、多姿多彩的觀賞帶?!霸S多前來游玩的游客陶醉其中。”陳啟賢笑著說。
這些年,東山縣還大力推進綠色通道建設,按照“田成方、林成網、路相通、渠相連”的模式,新增農田林網30多條,實現(xiàn)了“路網建設到哪里、綠化就跟進到哪里”。此外,全縣封山育林6萬多畝,讓每座山體盡披綠裝。
經過各方共同努力,全縣涌現(xiàn)2個國家級森林村莊、10個省級森林村莊。
嚴于律己 甘于奉獻勇?lián)?/strong>
采訪中,一提起陳啟賢,單位同事和許多認識他的人,都說他是個“工作狂”“老黃?!保视诜瞰I。
由于歷史原因,烏礁灣沙灘存在一些被違法占用修建鮑魚養(yǎng)殖場的問題。2021年至2023年,東山縣開展烏礁灣“退養(yǎng)還綠”環(huán)境整治工作。陳啟賢肩負使命、勇于擔當,頂住了各種壓力、阻力,深入山口村、黃山村等鮑魚養(yǎng)殖戶家中,開展耐心細致的思想工作。
那段時間,他加班加點,工作10多個小時是常態(tài),平均一戶要上門三五次,有的上門了八九次、甚至十幾次,反復說明呵護生態(tài)環(huán)境、防沙治沙的重要性。在縣、鎮(zhèn)、村的支持配合下,經過陳啟賢和同事們的共同努力,72個鮑魚養(yǎng)殖場終于被成功拆除,“退養(yǎng)還綠”種上木麻黃樹苗650畝。
陳啟賢的兒子在廈門工作,退休后的妻子也去了廈門。妻子、兒子希望他在雙休日能去廈門團聚??伤麖膩頉]有雙休日、節(jié)假日之分,一心撲在林業(yè)工作上,一兩個月難得跟家人聚一次。
2024年國慶節(jié)長假,他去廈門住了兩天,卻一心惦記著冬季即將來臨,屆時寒風大浪或“傷害”新植樹苗,第三天他就急忙趕回東山落實安排資金,組織人員在10多公里長的烏礁灣、金鑾灣重點風口地段設障防風御寒。
面對榮譽和稱贊聲,現(xiàn)年59歲的陳啟賢總是說,他與東山樹木已結下了深厚的“樹仔緣”,盡管快要退休,可他將一如既往,學習弘揚谷文昌精神,更好地為東山島林業(yè)發(fā)展提供技術服務。(謝漢杰)
我也說兩句 |
版權聲明: 1.依據(jù)《服務條款》,本網頁發(fā)布的原創(chuàng)作品,版權歸發(fā)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fā)布的轉載作品,由發(fā)布者按照互聯(lián)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guī),無商業(yè)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fā)展有限公司 聯(lián)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jù)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guī)定刪除侵權作品。 |